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是一本都市小说,由网络畅销大神“林凡”最新著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苏晚晴林凡之间的事情,受到了广大书友的喜爱。想通了这一点,之前所有的迷茫都烟消云散。一条清晰无比可行的道路,展现在他眼前。“既然我用不了,”林凡站起身,目光坚定得如同磐石。“那就把它交给国家!”第4章这个疯狂的念头一旦长出,便如燎原之火,是的,这才是唯一的正解。他,林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接口,一个幸运的U盘。

《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精彩章节试读
想通了这一点,之前所有的迷茫都烟消云散。
一条清晰无比可行的道路,展现在他眼前。
“既然我用不了,”
林凡站起身,目光坚定得如同磐石。
“那就把它交给国家!”
第4章
这个疯狂的念头一旦长出,便如燎原之火,
是的,这才是唯一的正解。
他,林凡,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接口,一个幸运的U盘。而他脑子里装着的,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文明崛起的希望。
但是把系统交给国家,听起来就四个字,操作起来的难度不亚于徒手攀登珠峰。
他总不能直接拨通某个部门的电话,开口就说。
“喂,你好,我捡到一个系统,想上交,请问走什么流程?”
对面不把他当成新型电信诈骗,都算是业务水平过硬了。大概率会很贴心地帮他转接到本地的精神卫生中心。
所以,他需要一个“翻译”。
一个能听懂他“胡言乱语”,并且有能力将这些“胡言乱语”精准地传递到国家最高层的人。
一个既拥有绝对权威,又对他抱有百分之百信任的人。
林凡的脑海中,几乎是瞬间就浮现出了一张布满皱纹,却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脸。
他的导师,国医圣手,中科院院士,王陈华。
那个把他从中都一个普通家庭带出来,倾囊相授,视如己出的老人。
主意已定,林凡反而彻底放松下来。他看了一眼窗外深沉的夜色,没有选择立刻行动。
这件事,急不得。
他需要休息,需要养足精神,以最清醒的状态,去迎接明天那场足以决定他,乃至更多人命运的谈话。
第二天上午,九点整。
王陈华院士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草和陈年书卷混合的香气,让人心神安宁。
八十岁高龄的张陈华正戴着老花镜,一丝不苟地审阅着一份最新的临床报告。
“笃笃笃。”
敲门声响起。
“进。”
王陈华头也没抬,声音沉稳。
林凡推门而入,顺手关上了厚重的木门。
“老师,是我。”
听到是林凡的声音,王陈华脸上立刻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他放下手中的报告,摘下老花镜,仔细地打量着自己最得意的弟子。
“你这小子,不是说最近在攻克一个新课题,怎么有空跑我这儿来了?”
“是遇到什么难题了?说出来,我给你参谋参谋。”
老人家的语气里满是慈爱与关怀。
林凡没有立刻回答,他拉开老师对面的椅子,坐了下来。
他的动作很沉稳,眼神也很平静,但张济年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这孩子今天的气场,太沉了。
沉得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是被顶号了吗?大变样啊,
“老师。”
林凡终于开口,他直视着王陈华的眼睛,目光里没有丝毫的闪躲。
“我没有遇到难题。”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清晰。
“相反,我好像解决了一个难题。”
王陈华笑了,端起手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哦?说来听听,是哪个经络的传导模型被你验证了,还是又发现了什么新的药理反应?”
在他的认知里,林凡的难题,无非都局限在中医药研究的范畴之内。
然而,林凡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端着茶杯的手,僵在了半空中。
“都不是。”
林凡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用一种认真的语气,一字一句地说道。
“老师,我有一个想法。”
“我好像研究出了【常温超导体技术】。”
第5章
办公室里很静。
王陈华端着茶杯的手,纹丝不动,这孩子没发烧吧,
他看着林凡,看了足足有十秒。
眼神从最初的错愕,逐渐转变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
像是在看一个发高烧说胡话的病人。
“咳。”
王陈华缓缓地,非常缓缓地,将茶杯放回了桌上。
“小凡啊。”
老人家的声音,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试探。
“你刚才说什么,超什么体?”
他怀疑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了问题。
“常温超导体。”
林凡重复了一遍,语气平静,眼神清澈,没有半分癫狂的迹象。
这下王陈华听清楚了。
他也确认了一件事。
耳朵没问题。
是自己这最得意的学生,脑子出问题了。
王陈华的内心瞬间闪过无数种可能性。
课题压力太大,走火入魔了?
不对,这小子心理素质好得很,泰山崩于前都能先算算石头落地的加速度。
失恋了?受刺激了?
有可能。年轻人嘛,感情问题最容易让人钻牛角尖。
想到这里,王陈华看着林凡的眼神,顿时充满了慈爱与怜悯。
多好的孩子啊,这是被哪个姑娘伤成这样了。
都开始研究物理了。
“小凡,”
王陈华清了清嗓子,用他毕生最温柔的语气,循循善诱地开口,
“我们是搞中医的。”
他特意加重了中医两个字的发音。
“超导体这个东西,它,它不是归我们管的,”
老人家尽力搜索着自己贫瘠的物理学知识。
“我知道你聪明,喜欢钻研,这是好事。但隔行如隔山,咱们不能这么跳跃嘛。要不,你先跟我说说,是感情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了?说出来,老师给你分析分析。”
林凡看着自家老师那一脸你尽管说,我不会笑,我已经帮你联系好医院了的表情,心里一阵无奈。
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这反应,太正常了。
正常到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接。
“老师,我没失恋。”
我只是被渣女甩了,这应该不算失恋吧,
“我也没疯。”
“好好好,没疯没疯,”
王陈华连连点头,像是在哄一个闹脾气的孩子,
“老师知道你没疯。你就是,思维太活跃了,对不对?”
老人家一边说,一边不动声色地伸手去摸桌上的电话。
他觉得,还是有必要跟林凡的父母通个气。
这孩子的精神状态,需要高度关注。
“老师。”
林凡看出了他的意图,哭笑不得地开口,打断了他的动作。
“我真的研究出来了。”
他的表情变得前所未有的严肃,那种严肃,甚至让王陈华伸向电话的手指微微一顿。
“我没有证据,也没有实验品。我只有这个。”
林凡从随身带来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张皱巴巴的A4纸,小心翼翼地摊开在张济年面前。
那是一张草稿纸。
上面用黑色的水笔,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和公式。
那些符号,王陈华一个也看不懂。它们像一群未知的字符,组合成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语言。
但他能看懂林凡的眼神。
那不是开玩笑,也不是精神错乱。
那是一种,孤注一掷的恳求。
“这是核心的理论公式,我昨晚推导出来的。”
林凡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老师,我知道这很荒唐。一个学中医的,跑来说自己搞定了常温超导。这话说出去,能被人笑掉大牙。”
“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相信您。”
他直视着王陈华的眼睛,一字一句,字字千钧。
“您不用相信我说的每一个字,您甚至可以现在就打电话叫人把我绑去检查。”
“我只有一个请求。”
“请您,无论如何,想办法把这张纸,转交给国内最顶尖的物理学家。”
“让他们看一眼,就一眼。”
“看完之后,是把它当成垃圾扔掉,还是当成一个笑话,都随他们。”
“拜托了。”
说完,林凡站起身,对着王陈华,深深地鞠了一躬。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王陈华看着桌上那张写满天书的草稿纸,又看看面前弯着腰、态度恳切的学生。
他活了八十年,见过无数大风大浪,可没有哪一次,比今天更让他感到荒谬与不知所措。
他想骂,也骂不出口。
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伸出那双手,拿起了那张薄薄的草稿纸。
第6章
两天后。
龙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所长办公室里,李卫国院士正端着一杯浓茶,眯着眼看一篇最新的《自然》期刊论文。
论文是关于拓扑绝缘体中量子霍尔效应的新发现,写得晦涩又精妙。
他看得正入神,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响了。
这电话很少响,一响,基本都是熟人或者有要事。
李卫国拿起听筒,声音洪亮。
“喂,哪位?”
“老李,我,王陈华。”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疲惫的苍老声音。
李卫国一听,乐了,身子往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
“哟,老王,稀客啊。怎么想起给我这个搞物理的打电话了?是不是你那宝贝孙子又想考我们物理所,让你来提前走后门了?”
他和王陈华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一个在中医界泰山北斗,一个在物理学界一言九鼎,年轻时在一次跨学科的健康研讨会上认识,脾气相投,关系一直很好。
“去你的。”
王陈华笑骂了一句,听起来却没什么精神。
“我找你,是有个,嗯,有个事,想请你帮个小忙。”
他似乎在斟酌用词,显得有些犹豫。
李卫国感觉有点不对劲。
“怎么了这是?听你这语气,跟便秘了半个月似的。有话直说,咱俩谁跟谁。”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
“唉,一言难尽。我就是想提前跟你说一声,我给你寄了个东西,一个包裹,应该明天就到了。”
“包裹?什么宝贝?你亲手炮制的十年陈丹?还是你从哪个古墓里淘来的医书?”
李卫国开着玩笑,试图让气氛轻松点。
“都不是。”
王陈华的声音更低了。
“是一张纸。”
“一张纸?”
李卫国愣住了。
“对,一张写满了东西的草稿纸。”
李卫国脑子里的问号更多了。
他觉得老朋友今天有点反常。
“老张,你没病吧,大老远给我寄一张草稿纸,上面写的啥啊,你新研究出来的药方?那我可看不懂,你得给我翻译翻译。”
“不是药方。”
王陈华顿了顿,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用一种自暴自弃的语气说道。
“是关于常温超导的。”
电话这头,李卫国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他拿着听筒,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你说啥玩意儿?长筒袜子?”
“常温超导体!”
王陈华几乎是吼出来的,带着一股豁出去的悲愤。
空气安静了。
大概过了五秒钟。
“哈哈哈哈哈哈!”
电话里爆发出李卫国惊天动地的狂笑声,笑得他手里的茶杯都在抖,茶水都洒了出来。
国家最高任务,三个月让我成顶流!by林凡完结全文阅读内容真是很不错呢,书友们一起来看吧!
友情提醒:如该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